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

原慾

根據佛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,人格結構分為「本我」、「自我」、「超我」。

本我就是人的生物本能,求生避死的本能,為求愉悅而攻擊的本能,獸性是也。

本我藉由原慾(libido)而躁動,靠著自我來調節、制約。

於是人就不斷的處於慾望滿足與不滿足的夾縫之中。

根據拉康的慾望論,慾望的產生來自於生理上的需要(能指)轉變為語言上的需求(所指)時產生斷裂。

也因為能指轉變為所指時有其失真之處,故拉康說:「慾望是他者的慾望。」

故人在世界上一直追求自身真正想要的東西,儘管人通常都做不到。

Can a man get the thing what he really want to get?

If a man really gets "the thing", is that the end to his life?

Is it means the man is dead spiritually?

所謂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」?

上課時的胡亂筆記。

弗洛伊德和拉康果真是大師級的人物。在利用文字遊戲以闡述不知是否為真理的真理的層面上來說。

隱約間知道了什麼,但又並不全然知道。

也許我碰觸到了真理的皮毛,也或許我只是太傲慢?

弗洛伊德畢竟只是個吸毒的狂想者。狂想者的真理是否值得相信?

至少,我相信。

反正,這世界是瘋狂的。

反正,我認同我的「本我」。

1 則留言: